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基层动态 >> 正文

我校化学化工学院顺利举行辽宁“六地”红色文化宣讲活动

2023年10月23日 18:14 校团委 点击:[]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作用,用好红色资源,赓续奋进力量,引导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023年10月20日,化学化工学院组织开展“讲述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涵养时代新人”辽宁“六地”红色文化宣讲活动。
 
 
    宣讲会由辽宁师范大学“知行韶华”宣讲团团长、2022级化学(师范)本科生刘思玉主持。
 
 
    出席本次宣讲会的有校团委副书记武玉鹏,校团委组织部部长、影视艺术学院辅导员任静,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于伟,团委书记李婕,本科生辅导员杨冠云,校团委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部部长邢骜中、社团工作部部长贺裕涵,各二级学院代表,化学化工学院团学工作人员以及2022级、2023级全体本科生。
 
 
    来自辽宁师范大学“知行韶华”红色文化宣讲团的九位同学就“抗日战争起始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抗美援朝出征地”“新中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七个部分展开宣讲。
    杨舒涵同学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出发,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故事和抗战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兰金霖同学从国歌歌词出发,讲述了国歌的起源,万众一心的血肉长城,终是挡住了日寇的铁蹄。在抗战烽火中诞生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一代代中华儿女心中。
 
 
    杨绍坤同学从锦州的地理位置出发,阐述了辽沈战役的重要意义。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江山变色,人民绝不会答应。我们要守好这座江山,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告慰革命先辈先烈。
 
 
    李坤同学为我们讲述了73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付万秋同学讲述了辽宁大地英模辈出,薪火相传。“共和国长子”反映了辽宁人的一种担当、一种责任,体现了长期以来辽宁人民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的坚定信仰和担当奉献的家国情怀,是辽宁人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
 
 
    宋佳怡同学从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讲起,真正诠释了雷锋精神。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故事,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崇高的境界、精神的超拔、信仰的笃定,有着穿越时空的力量,散发着恒久魅力。
 
 
    高俊杰、曾庆宏、马长皞三位同学从实际出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争做“心中有信仰、脑中有思想、肩上有担当、手中有绝活、脚下有基石”“爱党、爱国、爱连、爱校”的新时代辽师青年!
 
 
    于伟书记首先表达了对校团委支持化学化工学院社会实践工作的感谢。同时,从学院社会实践队伍建设角度,介绍了化学化工学院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辽宁“六地”红色文化寻访团的整体情况,同时也对化学化工学院青年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各位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锤炼高尚品德,成长为能担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青年一代只有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把青春梦想融入中国梦,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从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奋进新征程中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