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研究 >> 工作研究 >> 正文

彰显榜样力量 引领青年成长——“青春榜样”活动展示

2012年02月05日 23:49 校团委 点击:[]

为了扎实有效地做好我校2012年共青团工作,全面了解我校基层共青团工作实际,尤其是学生干部队伍的状况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更好地解决团的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推进学生干部队伍工作作风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建设,2月28日至4月6日,由校团委书记王维带队的我校共青团工作调研组,对全校18个二级学院以及国际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等单位进行了调研。调研组还与教务处等机关部门进行了座谈交流。通过调研,摸清了情况,找准了问题,明确了思路,制定了措施,调研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在调研中,调研组首先拜访了各学院和附属中学的党政领导。校团委书记王维对各学院和附属中学的党政领导一直以来对学校共青团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今年我校共青团工作的重点,征求了党政领导对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各学院和附属中学的党政领导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校共青团组织在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和成长成才服务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得力助手和有效补充的积极作用,并感谢校团委一直以来对基层单位团的工作的悉心指导,并围绕2012年共青团工作的谋划和开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调研中,调研组详细听取了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的工作介绍和团委书记的工作汇报。各学院围绕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全面展现了近年来我校共青团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

在与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的座谈中,调研组认真听取了大家关于如何把握青年学生的需求,提高团的工作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如何安排集中的时间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共青团工作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看法,并与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调研组还与教务处等机关部门围绕第二课堂学分设置,配合第一课堂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这次调研中,为了加强各基层单位间的工作交流,校团委要求各单位团的工作负责人至少要参加三个单位的调研,通过这一举措,切实地达到了团干部之间加深情感、交流经验、互补优势的良好效果。大家普遍表示参加这次工作调研发现了问题,学习了经验,拓宽了思路,受益匪浅。

二、调研中反映出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调研中,调研组认真听取了各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制定措施有针对性的帮助协调解决,详细情况见下表。

 

单位

意见和建议

解决措施

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音乐学院

设置专门的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时间

与教务处、学生处协调,从下学期起,确定每周四下午7、8节课为第二课堂活动时间

城市与环境学院

田家炳楼内教室缺少垃圾桶

与后勤产业集团协调,统一购置垃圾桶

美术学院、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学生参加市级以上竞赛是否可申请创新学分

与教务处沟通,进一步完善学生创新学分实施细则

生命科学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希望机关多到基层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已将此建议向有关部门反馈

文学院、法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西山校区院期间校园文化活动较少

指导校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以西山校区各学院为主体,广泛开展院际间学生活动

 

三、我校学生组织设置及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情况

目前,我校团学工作已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工作格局,以共青团组织为主体,校、院两级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为两翼,各司其职,相互协调、通力合作,努力为建设具有师大特色的校园文化发挥着聪明才智。

近年来,校、院两级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工作宗旨,围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原则,坚持“服务是本质,沟通是方式,务实是作风,创新是动力”和“社联搭台,社团唱戏”的工作理念,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切实需求的方针,开展了如辩论赛、迎新晚会、送四晚会、校园歌手大赛、校园舞蹈大赛、班集体风采展示、女生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师大讲坛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学生活动,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切实的服务,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也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是注重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培养和典型树立。选好干部是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前提,只有选到可塑之材,才谈得上队伍的培养建设。我校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培养和典型树立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从思想建设、素质提升、业务学习、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多个方面定期开展学生干部培训确保选拔出来的学生干部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楷模、活动的先锋”。

二是落实制度,强化管理。根据《辽宁师范大学学生干部管理条例》、《辽宁师范大学社团章程》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明确分工,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领导重视,教师热情支持参与。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学生干部培训、培养工作,经常性地为学生干部做专题培训报告。一些专业教师、知名的专家学者也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给予热心的支持和指导,在已举办三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中,如谢景芳教授、喻大华教授、刘勇刚教授、宋民教授、青年骨干教师郑艳等一大批我校知名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干部做了专题培训。这已成为我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不竭动力,为共青团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具有师大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我校各学院共青团组织紧紧围绕学校团委“12581”的团建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了“围绕中心、突出特色”的工作局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学院特色的学生工作项目,如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干部选拔、培训和培养制度设计和实践,教育学院的学生干部激励制度和实践,数学学院的大学生从业素质联赛,音乐学院的音乐文化节、化学化工学院、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大学生学术技能培养体系和实践,体育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学院的管理文化节,美术学院的学生社团建设,政治与行政学院的政治文化节,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旅游文化艺术节,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文化艺术实践,文学院的基层团支部建设,影视艺术学院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法学院的法律实践教育,附属中学的社团建设等。

各学院团的工作开展能够紧紧抓住学校“育人”这根主线,围绕学院专业特色和教学目标谋划共青团工作,努力使以培养学生社会性成长为目标的第二课堂成为以培养学生一般性成长为目标的第一课堂的得力助手和有效补充。共青团工作已成为我校实现育人根本目标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

五、调研中提出的下一阶段工作要求

调研过程中,校团委书记王维就下一阶段进一步做好基层共青团工作提出了工作要求。他说,要深刻认识学校共青团工作所处环境、工作对象、团情特征的新变化,要科学总结过去工作的好经验、好传统、好做法,要坚持以思想引领和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工作目标,要注重开展“同辈教育”,通过挖掘、树立一批优秀典型,达到用优秀的身边人影响、教育青年学生的效果。

王维强调,团学干部要善于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工作习惯;要善于形成敢于碰难题、善于解决难题的工作思路;要善于坚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要善于坚持深入基层、贴近青年的工作方法,力争完成务求实效、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

王维还对我校2012年共青团工作任务进行了强调和部署。他说,2012年,我校各级共青团组织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我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学校育人目标和我校“12581”共青团工作思路,深化思想引领和成长成才服务两大战略目标,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确定2012年为共青团项目建设年和学生干部工作作风建设年,不断提升共青团组织和团学干部服务党政中心工作和团员青年的能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